手機拍片到底行不行!手機內建相機進化史

現代人被手機佔據大部分的時間,手機擁有許多功能,它供我們聯繫、娛樂、找路、付款…,大家可以沒有錢包,但不能沒有手機,尤其可見,手機的重要性。

然而,在這個每個人都成立自媒體的時代,手機內建相機加上許多開發的APP軟體,早就人人都可以拍片,以增加網路社群的曝光與連結度,因此手機拍片早已是普及度非常高的一件事。

在2010年,蘋果發表史上第一支影片可以達到720P的iPhone 4,同年有了全球第一部手機短片《Apple of my eye》,後來跟著手機相機支援的技術越來越高,能運用的範圍也越來越廣,不僅如此,一些非常知名的導演後續也使用手機來拍攝電影。

全球第一部手機拍攝的電影

04ZdfaANSEVeOSyVQzB9YOt 1

第一部手機電影,普遍人認為是2011年用Nokia N8拍攝的《Olive》,當時內建相機支到達720p 30fps。但其實2008年,就有發表使用傳統手機Sony Ericsson W900i拍攝的《SMS Sugar Man 》,此款手機規格只有一個 2MP 攝像頭,大約半 GB 內存,可以拍攝高達 320p 分辨率的視頻。

2008年Sony Ericsson W900i拍攝的《SMS Sugar Man 》
2011年Nokia N8《Olive》之預告片

所以我們在十多年前就很準確的知道,手機是可以用來拍片的。

後續2014年,國際知名品牌賓利汽車,大膽採用iPhone5s來製作第一部電視廣告,當時還只是iPhone5s而已,然而這部電視廣告在當時相當的成功,於是2015年,賓利汽車再度推出第二部由iPhone6所拍攝的電視廣告,同樣巧妙的利用運鏡,將電視廣告帶出了不同的高度。

最特別的是,賓利汽車選擇連影片後製都直接在iPad上完成,但成品的畫質、運鏡品質能媲美攝影機。手機拍片不只自媒體可以使用,還能同時運用在TVC以及CF上。

從 03︰15 開始就是 iPhone 拍攝的幕後影像,可以看到,除了手機以外,加了不少輔助配件及鏡頭來拍攝,才可以達到美感與質感兼具的畫面。

behind the scenes of freak iphone 1

其實在一開始手機拍片被視為一種噱頭,尤其在影視圈,會認為這在挑戰傳統。但是現在,人們的看法轉變了,已經有越來越多完全使用手機拍攝的案例。

在中國,先是陳可辛導演於2018年,用iPhone X拍出催人淚下的劇情賀歲短片《三分鐘》,讓人看見手機的強大創作力。而在台灣,在廖明毅導演操刀下,盧廣仲的MV《明仔載》僅靠著一支iPhone 8拍下所有畫面,經過後製,MV質感很高,一般人憎該完全想像不出這支MV是使用手機拍的。

後續周興哲《終於了解自由 Freedom》的MV,也是使用手機拍攝的,甚至還有2020台灣電影《怪胎》打造全亞洲首部以 iPhone 拍攝的長篇電影。

像是在《怪胎》的拍攝過程裡,由於沒有大型鏡頭的關係,只用很基本的攝影配備,所以攝影組大約只有三個人,此外,他們還可以用木箱當 iPhone 腳架,手機拍攝讓整個拍攝過程充滿機動性。《怪胎》的導演分享過,一般大型機器一天能夠拍攝約十五到三十顆鏡位,但使用 iPhone 平均一天可以拍到四十顆左右,最多的一天甚至高達五十顆,大大提高效率。

人人都可以是導演

由此可見,從智慧型手機才剛發展的2010年代,至現今,大眾已經普遍認同,手機是個拍攝的好工具,已成為一項新嘗試、一種另類的新趨勢,也正改變著影視作品的產製方式,除了絕對的成本優勢外,只要一台手機就可以直接開工。

現在這個時代,每個人只要透過手機,就可能能拍出質感、點閱率或是量能非常高的作品,大家都可以是導演,但要拍攝一個好的影片內容,又該具備哪些條件,下篇文章我們一起來討論。

另外,我們在蝦咪!影音也能這樣玩的第一集也有提到更多相關內容,歡迎收聽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