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說到手機拍片的發展史,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知道,手機很適合讓一般大眾來牛刀小試的工具,變成是一種,像是若用傳統攝影機拍攝,還要準備腳架、快門線,耗費的金錢與勞力成本,絕對是比現在用一隻隨身攜帶的手機,還要來的多。
隨著2015年iPhone 6s Plus問世,錄影品質更升級到現在趨於主流的4K,並擁有光學防手震功能,這幾年,智慧型手機更發展到一個極限,像是景深效果、夜拍模式、近距離攝影、超廣角…這些功能都讓手機拍片更方便。
未來拍片會是往二個趨勢走:
- 大者恒大,愈貴的器材,愈大的團隊陣仗
- 小嚐試創新,用創意的元素引發注意
如果說要完全取代專業的攝影機,還是有一段距離,只是它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,絕對非常夠用,也替我們帶來許多優點,以下劃分為四大好處:
- 場勘
- 拍攝
- 預算
- 後製
1. 場勘
一般來說正式拍攝前,正常流程都會需要場勘,到現場確認場地狀況、拍攝細節、鏡位模擬照,以利後續的作業執行。
在手機的相機功能還很微弱的時候,只能攜帶厚重相機,當時相機要價不斐,或是需要另外租借,並非人手皆能一台,僅能靠著攝影師手中的一台相機去做紀錄,或是大家的記憶力。但現在時代不同了,已是人手一台手機的時代,除了攝影師可以有手機與相機的設備抉擇外,旁人也可以幫忙用手機做場景紀錄,如此一來,就能讓場景資料更完全,後續方便討論。
2. 拍攝
體積小是手機贏過相機的最大好處,我們可以從輕盈中發揮優勢來取勝,手機可以方便的從一些特別的角度作拍攝,像是可以輕易的把手機貼在天花板上拍攝鳥瞰鏡頭,達到人眼平常較少看到的視角。
或是冰箱內視角,以傳統拍攝來說,都會特別請美術組製作背板可以打開拍攝的冰箱道具,但有手機的話,我們可以直接置放在真的冰箱內做快速拍攝,省去美術道具費用,十分方便。
全球第一部手機短片2010年《Apple of my eye》,在當時就做了這樣的嘗試,雖然以現在回顧影片可能感覺畫質略顯粗糙,但在鏡位上卻有絕對的優勢
把iPhone放在玩具小火車上,拍攝到的第一視角畫面,是傳統攝影機做不到的。
而電影《怪胎》的前導片《停車》的踩油門鏡頭為例,過去若是使用專業器材拍攝,為了取得這些鏡頭可能可能事先都得把整個車門拆掉,如今因為手機體積小,可以直接貼在儀表板、或放置在空間狹小的車內,方便度大大提升,無形中讓演員有更多空間可以揣摩角色。
3. 預算
過去我們要做一部影片必須耗費許多大工程與時間,才能拍出有水準的作品,而電影在拍攝的人力、器材,製作成本上相對高昂,對於資方與製作方角度來說,期望預算能越低越好,如今 iPhone 拍攝若成為一種選擇,就具有下修預算的優勢,讓資方更願意買單。
怎麼說呢?因為一般來廣告的拍攝,單一台攝影機最少需要攝影師與跟焦師兩名人力,有時候得視器材多寡、使用層級來增加人力,如果多機拍攝,有時候加起來攝影組可能就超過十個人,對於一般人來說會覺得這樣的數字很可觀,但其實都算在合理範圍內,電影層級的人數有時候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的。
然而手機拍片的現場,有別於過去需要專業器材與其匹配的大批人力,我們從此得知,手機拍片是能夠精簡拍攝的人力與器材。畢竟特殊器材可能也都需要動用到 5 人以上的場務組人員來幫忙攝影組做大型的器材陳設,所以片場隨便的人力就至少有10-20位,然而電影更是50-100人,甚至可能更多,都是很有可能的。
預算跟執行層面有很大關係:
省時,就有更多時間;有時間,就可以做更多事。
在分鏡上 iPhone 比傳統攝影機更容易更換鏡位,讓現場拍攝速度更加快速。所以也許原本估算40天的拍攝期,最後只需要花30天就好了,如此一來就能壓低預算,吸引資方買單,就更能執行更多案子的可能。讓夢可以做的更快,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。
4. 後製
現在有許多影音軟體,像是抖音、InShot,而Youtube、Instagram、facebook也都紛紛推出影音剪輯功能。然而,一般大眾電腦剪輯常聽的威力導演,或是影像工作者習慣的Adobe Premiere,也都紛紛推出手機版本,精簡功能以外,也讓使用手機拍攝的影片,可以直接快速的透過手機軟體來製作。
而手機的拍攝檔案也較小,所以若還是希望在電腦上的軟體剪輯,對於硬體來說,都沒有以往來的負荷量大,也不一定需要有很高規格的剪輯設備,對於大眾是個方便的上手好選擇。
相對的缺點
細數用手機拍攝的缺點,像是夜戲,手機相比傳統攝影機感光元件還是相差甚遠,還是需要透過手機相機發展的技術層面克服,變成需要要避免掉夜戲,或是現場需要更多的燈光來補足,這相對的也會反映在成本與時間上。
也因為手機比傳統攝影機輕巧很多而容易晃動,所以用手機拍攝畫面設計要有所調整,會更多以定焦畫面為主,或是需要一些特別的機器來輔助使用,降低晃動感。
總結
既然知道手機拍片已經是未來不可逆的趨勢,人人都可拍,那麼比拚是什麼?
是這三點:
- 腳本創意性
- 影片手法與運鏡多元性
- 美感的掌握性
美感的素養會愈來愈重要,人人都可拍,但都離優異有一段距離,因此美感和細節的細緻度,變成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。而創意的呈現,更需要融入在腳本設計裡,不論是腳本情節還是畫面設計。電影《怪胎》同時具備有這些特點,擁有好口碑與不俗的票房成績,也算是對於導演的功力與選擇手機拍片的大肯定。
所以我們知道,手上的器具只是一種工具,但內容的呈現是需要經驗累積的,當相機主體不再是拍攝考慮的唯一範圍的時候,想像力反而才是成就一部好作品的新契機。也不是有手機就一定能拍出高質感的影片,需要在各環節下許多功夫,否則電影就不用細分職位,像是導演、編劇、演員、燈光師、後製、視覺設計等專業職位。
想知道更多,可以聽我們的podcast 蝦咪!影音也能這樣玩